桐廬市概況 PROFILE OF Tonglu CITY
桐廬縣位于中國浙江省西北部,地處錢塘江中游。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三國黃武四年(225年)建縣,唐武德四年(621年)升為州府。素有“鐘靈毓秀之地、瀟灑文明之邦”的美譽。北宋名臣范仲淹知睦州時感慨于這片土地的奇山異水,贊之為“瀟灑桐廬”!并寫下了傳世名篇《瀟灑桐廬郡·十詠》。桐廬江北城區(qū)也被《中國風水史》列入中國大陸三大風水寶地之一。
桐廬自225年置縣,至今已有1770余年歷史。 桐廬歷來是文人雅士邀游吟詩之地。自南北朝至清代,曾有一千位名賢高蹈之士,在這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名著佳作。桐廬的山山水水,已與歷史、文化、傳說融為一體。春秋戰(zhàn)國時,桐廬先屬吳、越,后屬楚,秦始皇時,今富陽、桐廬、建德均為富春縣。三國吳孫權(quán)黃武四年(225年),富春縣分出桐溪鄉(xiāng)置桐廬縣,屬吳郡。這是桐廬建縣之始。關于縣名由來,說法有三:《元和郡縣志》說,國居地桐溪而得名;《太平震宇記》中說,桐溪有顆大桐樹,枝多葉茂。樹冠大,遮住數(shù)畝土地,遠望似廬,故得桐廬之名;據(jù)《方輿勝覽》載:“有人采藥結(jié)廬桐木下,人問其姓,指桐木示之,因山名桐君,郡曰桐廬!比缃褚缘谌N說法較多。
桐廬縣轄4個街道、6個鎮(zhèn)、4個鄉(xiāng)(包括1個民族鄉(xiāng)) :桐君街道、城南街道、舊縣街道、鳳川街道;富春江鎮(zhèn)、橫村鎮(zhèn)、分水鎮(zhèn)、百江鎮(zhèn)、瑤琳鎮(zhèn)、江南鎮(zhèn);鐘山鄉(xiāng)、新合鄉(xiāng)、合村鄉(xiāng)、莪山畬族鄉(xiāng)。共有7個社區(qū)、14個居民區(qū)、186個行政村。面積1825平方千米?h人民政府駐城南街道迎春南路298號。
桐廬漢族居民屬江浙民系,漢族為主,有畬、苗、土家、侗、蒙古、壯、滿、回、藏、布依、高山、維吾爾、俄羅斯、瑤、白、佤、仫佬17個少數(shù)民族,并設有莪山畬族自治鄉(xiāng)
語言為吳語太湖片臨紹小片桐廬話,通行上海話
特色方言詞:
(以下為吳語拼音,請勿用普通話拼音發(fā)音,相差甚大)
成忠臣書法《美麗桐廬》
結(jié)棍(cieh-kuen):厲害;快
豪掃(ghau-sau):快;
推板(thae-paen):差勁;相差
交光(ciau-kuan):表示程度大,比較怎么樣;
倒灶(dau-dzau)/藁場(kau-tsan):完蛋;
狗屁倒灶(kei-phi dau-dzau):表示不相信對方的言語。
曳東搬西(yieh-ton-paen-shi):胡扯;
困覺(khuen-kau):睡覺;
桐廬市區(qū)
腦髓搭牢(nau-shi-teh-lau):罵人用語;
瞌沖懵懂(kheh-tshon mon-don):瞌睡;
早五更(dzau-ng-kaen):早上;
辰光(zen-kuan):時間,時候;
嬉家生(shi-kuo-san):玩具
行鈿(ngan-lih):錢;
小囡子(shiau-nuo-dzy)/囡子家(nuo-dzy-kuo):女生,女人;
搿個(keh-geh):這個;
搭個(teh-geh):那個;
倷(nei):你;我(nguo):我;伊(i):他
倷勒(nei-leh):你們;阿勒(a-leh):我們;伊勒(i-leh):他們;
譯聲桐廬翻譯公司真誠為桐廬的高速發(fā)展提供翻譯服務,助您事業(yè)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