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點心名稱的西班牙語有哪些翻譯技巧
所在位置: 翻譯公司 > 新聞資訊 > 翻譯知識 / 日期:2018-09-22 10:30:48 / 來源:網(wǎng)絡
研究中式點心名稱的翻譯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向外國人介紹中國的特色飲食。本文分析了《漢西分類詞典》中收錄的107個中式點心名稱的翻譯技巧并對其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直譯法使用最頻繁,順應法和描述法次之,另外必要時也采取了增譯法、減譯法。我們同時還甄別了仿譯法和借譯法的使用,但這兩種技巧的成功應用是需要建立在所涉及的點心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傳播范圍大的基礎上的。
隨著中國和西班牙語國家的接觸和交流日益頻繁,中式菜名的西班牙語翻譯也應該引起重視。中式點心作為中國飲食的一部分,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的特色成果。本文將主要分析中式點心名稱的西班牙語翻譯技巧。我們把《漢西分類詞典》[1]中收錄的107個中式點心名稱及其西班牙語翻譯作為我們的分析對象,結(jié)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進行分析。本文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評價這107個翻譯的好壞或?qū)⑵渫茝V,而是希望通過分析這些翻譯中所采用的翻譯技巧,為今后具體情況下中式點心名稱的西班牙語翻譯提供一定的啟示。
一、翻譯技巧的定義及分類
在翻譯研究中,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這三個概念經(jīng)常被混淆使用,已有不少中外學者嘗試對其進行梳理和定義,其中熊兵[2]的研究對這三個概念的相互關(guān)系及其各自分類進行了較為充分和系統(tǒng)的說明。他認為翻譯技巧是翻譯活動中,某種翻譯方法在具體實施和運用時所需的技術(shù)、技能或技藝,是翻譯策略和翻譯方法之下的一個更為具體的范疇。Molina 和Hurtado[3]在回顧了其他學者關(guān)于翻譯技巧的定義與分類后,給出了他們對翻譯技巧的18種分類,分別是:順應(adaptation)、增譯(amplification)、借譯(borrowing)、仿譯(calque)、補譯(compensation)、描述(description)、創(chuàng)造性翻譯(discursive creation)、等效表達對譯(established equivalent)、概括化(generalization)、語言擴展(linguistic amplification)、語言壓縮(linguistic compression)、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調(diào)適(modulation)、具體化(particularization)、減譯(reduction)、替代(substitution)、置換(transposition)以及變譯(variation)。該分類比較詳細全面,本文將根據(jù)這兩位學者的該分類法來分析《漢西分類詞典》中關(guān)于中式點心名稱翻譯所使用的技巧。
二、中式點心名稱的翻譯技巧分析
(一)中式點心的命名與翻譯難點
大部分中式點心的命名比較簡單,主要突出其食材和種類,比如小米紅豆粥油煎餅等。那么其翻譯的難點在哪呢?我們認為主要有三點:首先,一些制作方法或點心品種是西方飲食中不存在能完全?τΦ模?比如燒賣餛鈍等;其次,有不少點心的命名是根據(jù)其食材、形態(tài)或顏色等的特征來間接命名的,比如八寶粥蝦肉酥盒等;最后,點心寓意點點心意,我們常常會運用各種修辭來將其美好化,比如百花金錢盒。
?。ǘ┓g技巧的甄別與統(tǒng)計
《漢西分類詞典》中關(guān)于中式點心的詞條就有107個。我們對這107道中式點心的翻譯進行逐條分析,并對使用到的翻譯技巧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jié)果如下:(有些詞條的翻譯同時使用了多種翻譯技巧)
下面我們將對這七種翻譯技巧進行逐個分析。
?。ㄈ┓g技巧的分析
1.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
直譯指的是按照原文的內(nèi)容和形式進行的字面翻譯,是這107個中式點心名稱的翻譯中使用最頻繁的翻譯技巧。因為大部分中式點心的命名比較直白,通過字面翻譯就能讓外國人了解這道點心。比如:蔬蝦包中的三個元素蔬菜蝦包子都有對應的西班牙語詞匯:verdurascamaronesempanada,且這三個詞組合起來的直譯足夠讓譯文受眾了解這道點心,所以就可以直譯為empanada de camarones y verduras。有些直譯會使不了解中國飲食的外國人感到不知所云,比如把八寶飯中的八寶直譯為ocho(八) tesoros(寶)。當然,詞典翻譯有其限制,在實際翻譯中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在直譯后對其進行適當?shù)难a充。另外,本詞典中對于五仁湯圓中五仁的翻譯采取了描述法:nueces surtidas(多種核果),這樣的譯文就比較好理解了。因此我們也可以把八寶翻譯為cereales diversos(多種糧豆)。
2.順應(adaptation)
順應指的是為適應譯文讀者所處的社會文化和目的語的表達習慣所作出的翻譯調(diào)整,用目的語中類似的文化元素來代替源語所表達的文化元素。由于不少中式點心在西方飲食中是不存在的,為了讓譯文受眾更好地理解這些點心大致是怎么樣的,譯者便在目的語中找一些相似的概念來代替,因此順應法在中式點心名稱翻譯中的應用也十分頻繁,僅次于直譯。比如,中國傳統(tǒng)的包子在西班牙語國家的飲食中是沒有的,因此找不到一個完全對應的詞,但西班牙語中empanada一詞表示masa de pan rellena de carne, pescado, verdura, etc., cocida en el horno(文中出現(xiàn)的西班牙語單詞解釋均來源于西班牙皇家語言學院在線詞典:http://www.rae.es/ )(含有肉餡、魚餡、蔬菜餡等的面包團,在烤爐中烤制而成),因此西班牙飲食中的empanada與中國飲食中的包子有相似之處,只不過中國的包子通常是蒸的,而empanada是烤的,所以該詞典譯者在翻譯時為了讓譯文受眾更好地理解中國飲食中包子的概念,還添加了a vapor(蒸的)這個修飾語(這個屬于下文要提及到的增譯),也就是把包子譯為empanada a vapor;同樣采取了順應法的還有很多,比如小米紅豆粥小米粥玉米粥里的粥(gacha/sopa)、綠豆沙的沙(puré)等。 3.描述(description)
描述法指的是當無法找到對應的詞語來翻譯時,用描述性的話語來對其進行解釋性翻譯。雖然根據(jù)我們前文的統(tǒng)計,描述法的使用頻率不如直譯法和順應法,但本文認為描述法是中式點心名稱翻譯時很重要的技巧。比如翻譯拔絲蘋果這一類點心名詞時,直譯會讓譯文受眾感覺不知所云,順應法也無從下手,這時只能通過描述法來對其進行描述和解釋,因此該詞典將拔絲蘋果譯為manzana en caramelo caliente/manzana en almíbar(用熱糖漿裹住的蘋果)。另外,正如前文提到的,中國人在起名字這件事情上很講究,經(jīng)常會使用比喻等修辭來將這些點心美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簡單直譯或者找個類似的概念來代替都解決不了問題的話,便可使用描述法。比如百花金錢盒的翻譯,為了讓譯文受眾明白這道點心到底是什么樣的,只能通過解釋的方法把這道點心的真面目描述出來。其實,百花金錢盒指的是把豬肉和蝦拿來炸的一道點心,因其形狀像一個盒子,且經(jīng)油炸后呈金黃色,故取了這個寓意財富的名字:百花金錢盒,其譯文fritura de carne de puerco y camarón(油炸豬肉和蝦)通過描述的翻譯技巧能夠讓譯文受眾很好地理解這道點心,但是其原名稱的好寓意在譯文中便得不到體現(xiàn)。
4.增譯(amplification)
增譯指的是在翻譯時加入一些原文中沒有提及但對譯文讀者理解譯文有幫助的一些細節(jié)。在中式點心中,對于中國人來說是常識性信息的便沒必要在命名中體現(xiàn),比如前文提及的包子:包子在中國的常規(guī)做法就是蒸的,因此沒必要將其命名為蒸包子,但外國不習慣這樣的做法,因此在翻譯時有必要增譯蒸這個修飾語。再比如冰糖菠蘿這道點心,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譯為azúcar cande y pia(冰糖和菠蘿),外國人會不明白這是一道什么樣的點心。該詞典將其翻譯為compota de pia en azúcar cande(浸泡在冰糖水中的菠蘿甜點),實際上用了兩處增譯:加了compota(表示用糖水煮水果的一個甜點)和en(介詞,此處用于解釋冰糖跟菠蘿的組合方式,即菠蘿是浸泡在冰糖水中的)。之所以增加了這兩處成分,是因為一般中國人一聽到冰糖菠蘿這個名稱就能馬上想到這是一個糖水類甜點,因此無須在其名稱中點明這是一道糖水以及冰糖跟菠蘿是怎么樣組合的,但外國人可能不了解中國糖水,故翻譯時有必要把相關(guān)細節(jié)體現(xiàn)出來。
5.減譯(reduction)
減譯指的是省略原文中的一些不必要譯出的信息,或為了不讓譯文顯得復雜累贅而特意省略某些信息。比如,在澄面蝦餃的翻譯中把澄面這個成分省略了,簡單地譯為ravioles de camarón(蝦餃)。澄面指的是一種加工過的無筋面粉。其實一般對食品沒有深入研究的人應該都不太清楚無筋面粉的概念,因此為了不?譯文受眾增加疑惑,譯者便把澄面這個成分忽略不譯。再比如擔擔面的翻譯:擔擔面是四川的代表性小吃之一,因最初是挑夫們挑著擔擔賣面而得名。但是若要把擔擔的這個成分翻譯跟解釋給外國人聽,譯文就會顯得復雜、不簡潔,因此譯者把擔擔忽略不譯,但是增加了其產(chǎn)地(四川),將其譯為tallarines a la sichuanesa(四川式面條),從而更好地體現(xiàn)這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
6.仿譯(calque)
仿譯是指模仿源語中的詞匯組合和構(gòu)詞結(jié)構(gòu),比如超市就是英語中supermarket的一個仿譯詞,丟臉和lose face也是運用了仿譯的翻譯技巧。表面上看,仿譯跟直譯有點類似,都是字對字的翻譯,但兩者其實是有區(qū)別的:仿譯強調(diào)被模仿的源語的詞匯組合或構(gòu)詞結(jié)構(gòu),本來在目的語中是不存在的、沒有任何意義或者另有它意的。比如在這些中式點心名稱中出現(xiàn)的龍眼和春卷,該字典譯者把這兩者分別譯為ojo de dragón(龍的眼睛)以及rollo de primavera(春天的卷),這兩個表達方式原本在西班牙語中是沒有意義或其所指跟中文描述的這兩道點心是不一樣的,因此屬于仿譯。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仿譯都能被接受并得以傳播。根據(jù)我們的網(wǎng)絡搜索結(jié)果,春卷的仿譯rollo de primavera這種仿譯確實已經(jīng)傳播開了,但是龍眼的仿譯ojo de dragón的被接受度并不高。龍眼更常見的翻譯是longan,屬于下文要講的借譯法。
7.借譯(borrowing)
借譯指的是把源語中的詞匯直接應用到目的語中。由于漢語和西班牙語的書寫系統(tǒng)完全不一樣,所以西班牙語從漢語中的借譯詞一般是通過音譯來實現(xiàn)的。比如上文所提到的longan。這些中式點心中采用了音譯的僅有一處:把粽子音譯為zongzi。其他西班牙語從漢語借譯的例子還有:餛飩借譯為wantán或wonton,把燒賣譯為shaomai或shui mai等。仿譯和借譯能否被接受并得以傳播首先得看被翻譯的這種事物其知名度和傳播度是否足夠大。
三、結(jié)語
本文簡單地以《漢西分類詞典》中收錄的107個中式點心名稱及其翻譯為分析對象,試圖總結(jié)出中式點心名稱西譯時常見的翻譯技巧,并對甄別的翻譯技巧進行解釋和實例分析。不過值得再次強調(diào)的是,本文所提到的點心翻譯都不是唯一譯法,也不能說是最正確的。在實踐中還要考慮具體的翻譯情景和翻譯目的等因素。
相關(guān)閱讀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熱點文章 Recent
- 山東話怎么說日常用語_山東 09-14
- 同聲傳譯收費標準_同傳一天 02-27
- 我愛你用蒙古語怎么說? 11-24
- 俄羅斯百度“Яндекс” 12-17
- 中國菜的名稱英文翻譯大全_ 10-29
- 蒙古語你好怎么說 11-24
- 流浪地球英文介紹 11-27
- “ca.”是什么單詞的縮寫 09-11
- 維吾爾語32個字母表 12-09
- 阿拉伯語28個字母解析_2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