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做好新聞同傳呢?
所在位置: 翻譯公司 > 新聞資訊 > 行業(yè)新聞 / 日期:2018-10-06 21:36:38 / 來源:網絡
頻繁出現提升同傳認知度
據了解到,央視啟用同傳報道突發(fā)性事態(tài)開始于2001年底的阿富汗戰(zhàn)爭。但在同年9月發(fā)生的9·11事件中,央視卻坐失了一次與世界同步關注事件的良機,在新聞大戰(zhàn)中暫時處于不利地位。但翻身的機會很快到來,2003年第二次海灣戰(zhàn)爭爆發(fā)后,央視迅速推出大規(guī)模直播,首創(chuàng)國內媒體以直播方式播報戰(zhàn)爭的先河。當時共有6位號稱中國第一代同傳的英語同傳參與了直播。2003年5月,央視新聞頻道開播,由此更拉近了國人與世界新聞現場的距離。而同傳真正被人們廣泛了解的契機是2011年3月11日的東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9級巨震裹挾著狂浪夷平了日本東北沿海,此次地震播報中,中國多家電視臺都不約而同地啟用了同聲傳譯即時播報震情的最新動態(tài)。除中央電視臺新聞、財經、國際頻道之外,上海東方衛(wèi)視、寧夏衛(wèi)視、鳳凰衛(wèi)視等多家電視臺也加入了這一陣營。其中央視新聞頻道無疑創(chuàng)下了最紀錄震后頭兩周,新聞頻道在清晨6點起至翌日凌晨1點為止的長達19個小時的直播時段中,都在直播間部署了同聲傳譯隨時待命。同傳配備共持續(xù)38天,累計用工達136人次、627小時。央視此次啟用的日語同傳共約20人,他們主要是來自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部的記者和播音員、高校教師、專事翻譯工作的自由職業(yè)者。其中主力軍年齡集中在3550歲之間,很多人從業(yè)達10年以上,每年承接幾十場乃至近百場同傳工作。
3·11地震之前,雖然同聲傳譯參與電視新聞報道的機會逐年增多,但基本上都以零散性需求為主。像此次這樣長達1個多月使用同傳尚屬首次,當然這也和不斷升級的日本核泄漏態(tài)勢不無關系。
同傳在電視中的高頻率出現,引發(fā)了不少年輕人,尤其是外語學習者對于同聲傳譯這一職業(yè)的向往。網上甚至還出現了如何才能當上同傳的求助熱帖,國內不少報紙也紛紛刊登介紹同聲傳譯的報道。
怎樣才能做好新聞同傳
同傳,又稱同聲翻譯、同步口譯,是譯員在不打斷講話者演講的情況下,不停地將其講話內容傳譯給聽眾的一種口譯方式。同傳人員須具有一心多用和對兩種語言都要熟悉的良好素質,因為這項工作要求從業(yè)人員必須在收到信息的同時,經過短暫的整理后就說出與其意思相近的表述,還要組織好語言使受眾能夠聽懂。
如何才能做好新聞同傳呢? 簡單介紹一些給學員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專業(yè)技術背景。新聞同傳涉及的專業(yè)知識比較多,只有具備一定的技術背景才能充分理解并準確地進行同傳翻譯。
二、扎實的雙語基礎。新聞同傳記者必須精通同傳源語種和目標語種,對詞匯、句法、時態(tài)的運用要熟練到成為一種潛意識。播報前的準備非常重要。每一項新聞同傳任務都有自己的內容特點和特殊詞匯,只有進行充分的準備和預熱才能從容應對。同傳記者對語言(外語與母語)的捕捉能力要強,對于新生事物要感興趣并及時記住一些新聞新語的表達。同時還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吐字清晰,語言語調流暢、利落。同傳工作時間緊迫,因此平時的語言積累對造就一個成功的同傳記者至關重要。
三、敏捷的反應速度。新聞同傳對時效性要求比較高,涉及的信息點比較多,因此,同傳記者要具備敏捷的反應速度。新聞工作者必須在第一時間迅速、準確地報道突發(fā)的新聞事件,特別是一個新聞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現場狀況等,而事件的起因、經過等因素則可能需要經過事后調查才能獲知,相比之下,新聞同傳記者應具備敏捷的反應速度和良好的駕馭語言(外語與母語)的能力。
四、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強烈的求知欲。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際交往越來越多,這就加速了對專業(yè)翻譯,特別是新聞工作者的需求。各類新聞發(fā)布會上95%都是采用的同聲傳譯方式。講者連續(xù)不斷地發(fā)言,而譯者是邊聽邊譯,原文與譯文翻譯的平均間隔時間是三至四秒,最多十多秒,譯者僅利用講者兩句之間的空隙完成翻譯工作。因此,記者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知識是極為重要的。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良好口才表現的基礎。口才實際上是思辨之才、善辯之才、捷辯之才,它體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才能。既有口又有才,不僅反映的是一個人的語言能力,同時也是一個人的素養(yǎng)、才智、氣質、品格和情操的綜合體現。著名口譯專家jean herbert曾說過,做一個好的同傳從業(yè)人員要既專才,又是通才。新聞同傳所要翻譯的內容涉及面寬,包括全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人口、環(huán)境、衛(wèi)生、戰(zhàn)爭、和平等。因此,要求新聞同傳記者要上曉天文、下知地理。對越是熟悉的題材,同傳翻譯的效果越出色。同時還要做到處亂不驚、情緒穩(wěn)定;要有較強的情緒控制能力,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鎮(zhèn)定。
如果情緒不穩(wěn)定,就會出現怯場現象,影響理解,影響翻譯質量,有時從業(yè)人員甚至會出現大腦空白現象。要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主要依靠平時的打造,在工作之余加強新聞專業(yè)知識和同傳素質的訓練與學習,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平時的日積月累、艱苦磨練的結果?;A打扎實了,自信心自然有了,有了自信心,心理狀態(tài)也便容易調整了。
相關閱讀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熱點文章 Recent
- 一帶一路官方譯法并不是“O 10-31
- 小語種中不可翻譯的詞語有哪 10-10
- CATTI三級筆譯能接活兒 11-18
- 女翻譯一般工資多少呢?高不 11-14
- 會展的主辦方、承辦方、協辦 01-18
- 英文論文(外文文獻)翻譯成 10-29
- 在翻譯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10-28
- 翻譯官是什么職業(yè)_現場翻譯 11-13
- 中文翻譯蒙古文_在線蒙語翻 06-19
- MTPE是什么翻譯模式 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