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翻譯學習有哪些技巧
有學生曾經反映:英語基礎不好,能直接學德語嗎?其實德語翻譯和英語學習并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但是都是作為外語學習,難免就會讓初學外語的同學有所聯系。對此,我結合自己的經驗介紹一些德語翻譯的技巧,希望對立志于學習德語的同學有所幫助。
突破德語中的奇怪發(fā)音
德語和英語比起來的難點主要體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首先,德語的發(fā)音比英語難,有一些我們國人覺得很奇怪的音位,如小舌音r, 擦音ch,發(fā)起來都比較困難。其次,德語的語法比英語保留了更多的古代語言的曲折變化,名詞、形容詞有性、數、格的變化。動詞有時、態(tài)、式、人稱的變化,在入門階段往往不習慣一句話里,每個詞都要變化的方式,感到無所適從,常常出錯。大家可以回憶自己在學英語時學到過的幾個基本而重要的動詞:be、do和have。特別是be動詞,其人稱變化,時態(tài)變化是最讓初學者感到困頓的,為了記憶這些變化,恐怕花去了好多時間。而德語的詞幾乎每一個都要這些變化,不僅如此還都要涉及到陰陽性的變化,如此計算下來,德語開始需要的記憶量恐怕是英語的好多倍。要自如的應對這些變化不多下功夫肯定不行。
此外還有一點,德語的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比英語要大很多,很有些類似古代漢語的書面用語和口語的區(qū)別,往往學了很長時間,報刊、雜志還是看不大懂。
但是以上的這些難點都是可以克服的。首先,只要肯下苦功,發(fā)音關是沒有過不去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fā)音盲點,就中國國內不同地區(qū)而言,這種現象也是存在的,比如有些地區(qū)的人,就L和N不分、S和SH不分,但是經過鍛煉總是可以克服的。所以同樣只要肯于細細體味,總會突破德語中這些大家覺得很奇怪的發(fā)音的。
再有,德語語法雖難,但比英語規(guī)律性強,注意總結歸納,常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書面語難的問題大家可以慢慢適應。即使你到德國了,日常生活里也都是接觸口語,真正閱讀名著,感受德語書面語的難度,那是幾年之后的事情了。
德語翻譯的三個小建議
學過一些英語的同學一定要把握好已經掌握了一門西方語言的優(yōu)勢,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學好德語。我是不主張所謂忘掉英語學德語的。德國人如果聽說你是學了多年英語之后再學的德語,就說:Ach, dann macht es eimem sehr leichter。 意為,那就容易多了。兩者的語法和詞匯可比性特別強。舉個例子,德語有一個重要詞匯zu, 大家一看就能發(fā)現它和英語的to比較像,其作用也特別相似。作為介詞,表示到去,古雅的介詞用法,表示在地方;作小品詞,引出動詞不定式;此外,作副詞,表示太樣了(英語里的too 和to 同源,為了區(qū)別多加了一個o)。另外,德語中現在完成時怎么構成,是表示擁有這個含義的動詞haben(英語中的have)加上動詞的過去分詞構成。多么相象啊!別小看這點,我就見過我們有些勞務人員,沒學過英語,結果這些語法規(guī)則還要一條條地背誦。另外詞匯上,兩者重復、近似的也很多,可以聯系記憶。
最后,我給大家學習德語的三個小建議:第一,德語規(guī)律性特別強,要注意總結歸納,不要死記硬背!第二,要帶著興趣學。你過去肯定對德國什么地方感興趣,比如德甲聯賽啊,那就把所有球隊所在地和一些足球術語的德語說法背下來;再比如你如果對德國歷史上那些哲學大師、科學巨匠感興趣,就把他們和他們的作品背下來,以后到德國,也好很快找到知音。第三,學習德語就必然要用到辭典,這里推薦上海譯文出版社編寫的《德漢辭典》,你到德國后就發(fā)現,大到很多專業(yè)詞匯、小到生活中的俚俗用語,它都有收錄,而且基本沒有過時。當然,它不是雙解辭典,所以在初學時,有時覺得解釋不太到位,特別是近義詞的區(qū)分上面。所以還可以買一種黃皮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與德國Langenscheidt出版公司的《朗氏德漢雙解大辭典》。到德國后,逐漸練習使用德語辭典為主,有些詞要看中文有沒有固定譯法,就看上面說的上海版《德漢辭典》即可。
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相信你一定能夠把德語學好。
相關閱讀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熱點文章 Recent
- 航空術語詞表 (中英對照) 04-10
- 什么是醫(yī)療翻譯? 12-11
- 銀行專用詞匯翻譯 04-04
- 廣告專業(yè)術語翻譯中英文對照 10-13
- 醫(yī)院科室英語翻譯大全_醫(yī)院 12-05
- 產品銷售區(qū)域獨家代理協議( 09-12
- 合同終止協議翻譯(中英文) 09-12
- 化妝品說明書翻譯中英文對照 12-05
- 游泳專業(yè)術語中英文對照 游 12-22
- 泰語翻譯_泰語翻譯中泰對照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