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學翻譯
真菌病毒,即以真菌為寄主的病毒,它的發(fā)現(xiàn)比較晚,但在真菌中分布廣泛且認為其在寄主種系發(fā)生上進化地位比較早。目前,約有100種真菌可被病毒感染,包括一種病毒侵染幾種真菌或一種真菌同時感染幾種病毒。帶有病毒的真菌(除蘑菇等外)一般無癥狀,也不引起真菌細胞的裂解。多數要根據真菌提取液或超薄切片的電鏡觀察及其理化性質和血清學的研究等,才能證實病毒的存在。實踐上多用血清學反應、免疫電鏡、免疫電泳等方法來鑒別病毒。在高等植物中,可利用dsRNA作為病毒診斷的標志,因此,植物病原真菌的檢測也可利用dsRNA作為標志。
一、真菌病毒形態(tài)特征及理化特性
大多數真菌病毒為直徑25~45 nm,分子量25~130×103道爾頓的球狀病毒,少數為桿狀、彎曲桿狀、球棒狀、線狀病毒??赡苁菍嶒灄l件不同,或是一類病毒有不同株系或不同種類的病毒侵染,同種真菌病毒的大小、形狀也稍有差異。還有報道認為經過幾代培養(yǎng)或熱處理,真菌細胞內所含dsRNA種類會發(fā)生改變。
真菌病毒基因組大部分為dsRNA,個別是ssRNA或ssDNA,相當多的基因組為多節(jié)段的,包被于一種或多種外殼蛋白中。
雖然大量侵染植物病原真菌的病毒已經報道為無致病力的,但是,隱匿特定真菌病毒或特定dsRNA分子可以導致從無癥狀到嚴重虛弱,從減弱毒力到加重毒力等一系列表型,這種現(xiàn)象變得越來越明顯。植物病原真菌中,病毒誘導疾病和病毒介導毒力減弱為致力于產生新的生物防治措施的基本研究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二、真菌病毒的分類
典型的真菌病毒為球狀病毒,具dsRNA基因組。大多數真菌病毒基因組為單個或多個dsRNA,但也有發(fā)現(xiàn)ssRNA真菌病毒。根據基因組結構、病毒粒子形態(tài)和外殼蛋白的有無,dsRNA真菌病毒可分為雙組分雙鏈RNA球狀真菌病毒科、單組分雙鏈RNA球狀真菌病毒科、減毒病毒科、呼腸孤病毒科、青霉病毒科。雙組分雙鏈RNA球狀真菌病毒科又分為雙組分雙鏈RNA球狀真菌病毒屬、α潛隱病毒屬、β潛隱病毒屬。
三、真菌病毒的傳染
真菌病毒不能以常規(guī)的摩擦或混合接種方法侵染菌體。病毒無明顯致病力。在自然條件下,病毒不是以細胞廣泛裂解的方式釋放,而是以菌體胞質割裂產生有性或無性孢子的方式傳到后代─縱向傳播;或者由于病(帶毒)、健康的可親的菌絲、孢子之間融合發(fā)生胞質交換而傳播─橫向傳播。因而異核體的形成是自然界中病毒自感病細胞傳入健康細胞的重要方式。種內和種間的不可親和性也是病毒天然寄主范圍狹窄、傳播速度慢的原因。所以實驗室內常用菌絲聯(lián)合、偶用原生質體融合法接種。
四、病毒對寄主真菌的影響
真菌病毒可以單病毒侵染,也可多病毒侵染,通常以幾種病毒混合侵染的方式侵染寄主。這類病毒的寄主專一性較強,它們一般在真菌中處于潛伏狀態(tài),菌絲中可有大量病毒寄生,甚至可達到菌絲重量的0.1 ,但寄主真菌沒有異常的表現(xiàn)。某些感染病毒的植物病原菌表現(xiàn)出低毒力,對植物的致病性降低。
尚未發(fā)現(xiàn)一種能同時感染真菌和高等植物并在這兩種生物中都能繁殖的病毒。沒有一種真菌病毒能在高等植物中繁殖,但有些植物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卻能在真菌中繁殖。
五、研究意義
蘑菇病毒可以造成蘑菇的嚴重減產。病毒的dsRNA 可作為動物體內產生干擾素的誘導物。關于病毒與真菌次生代謝產物(如抗生素、黃曲霉毒素)形成的關系以及利用真菌病毒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的可能性等,均已受到注意。
另外,真菌低毒力菌株的發(fā)現(xiàn)及通過胞質融合傳遞低毒力因子治療毒力菌株造成的病害,為寄主與病原之間平衡的研究開辟了新途徑。盡管目前已知的病例尚限于栗疫病等少數,但低毒力菌株在真菌中存在的可能更為普遍,dsRNA降低毒力,從而提供了以少量基因轉變病菌毒力的有價值的基礎研究。
相關閱讀 Relate
最新文章 Recent
熱點文章 Recent
- 航空術語詞表 (中英對照) 04-10
- 什么是醫(yī)療翻譯? 12-11
- 銀行專用詞匯翻譯 04-04
- 廣告專業(yè)術語翻譯中英文對照 10-13
- 醫(yī)院科室英語翻譯大全_醫(yī)院 12-05
- 產品銷售區(qū)域獨家代理協(xié)議( 09-12
- 合同終止協(xié)議翻譯(中英文) 09-12
- 化妝品說明書翻譯中英文對照 12-05
- 游泳專業(yè)術語中英文對照 游 12-22
- 泰語翻譯_泰語翻譯中泰對照 11-16